https://standpipe.brighten.com.tw/images/index-image/index-7.jpg
在現代建築中,水塔是供應住戶與企業日常用水的重要設施。然而,由於水塔長期儲水,若缺乏定期維護,極易滋生青苔、細菌及沉積物,進而影響水質安全。因此,「水塔清洗」成為維護公共衛生、保障居民健康的必要工作。
水塔長時間使用後,內部會累積泥沙、鐵鏽、藻類及其他雜質,這些污染物不僅會造成水質混濁,還可能滋生大腸桿菌、軍團菌等有害微生物。一旦污染水源,居民飲用後可能導致腸胃疾病,甚至引發大規模的社區公共衛生問題。因此,定期進行水塔清洗,不僅能確保水質清澈安全,更能延長水塔壽命。
停止供水:先關閉進出水閥門,確保清洗過程中不影響其他管線。
排空水塔:將塔內存水排放,並妥善處理污水。
人工與機械清洗:使用高壓水槍或刷具,清除內壁泥垢與附著物。
消毒殺菌:以安全的消毒藥劑處理,消除殘留細菌與藻類。
注水測試:清洗完成後注入清水,檢測水質是否達標,確保安全再恢復供水。
依照台灣相關法規,建築物的水塔至少應每半年清洗一次,並須保存清洗紀錄,以備主管機關查驗。對於醫院、學校等高風險場所,更應提高清洗頻率,確保用水安全無虞。
雖然水塔清洗看似簡單,但過程涉及高空作業與專業消毒技術,若操作不當,可能導致人員危險或水質二次污染。因此,建議委託合法且具備專業設備的清潔公司執行,才能達到最佳效果。